張志鋒
2016年12月05日07: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年前,八項規定吹響了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號角﹔4年后,“一陣風”的憂慮、“抓小事”的異議、“走著瞧”的心態,已經隨風飄落。今天我們透過一線記者的觀察,共同回看八項規定頒行以來的作風之變,乃至整個社會靜水深流的巨大變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看到成績的同時,更多變化需要我們一起去成就。
——編 者
“自從有了八項規定,出去吃飯像做賊,擔心被拍了上網,回單位也不好報銷。”中部省份一位機關干部感嘆,“因為一頓飯挨處分,甚至影響進步,巨不劃算!”過去4年,八項規定不經意中成為黨員干部的口頭禪,更是緊箍咒。
紀律挺起,鐵規生威。4年來,中央從我做起、率先垂范,全黨看齊跟進、狠抓落實,全國范圍內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9.7萬人。與此同時,群眾發現會所歪風弱了、送禮包車的人少了、政府機關的大門暢通了、干部的辦公室變小了、服務態度熱情了、辦事效率提高了……作風改到群眾心坎上,是滿滿的“獲得感”。
“小切口”推動“大變局”,關鍵在於織密了制度的籠子。以公款吃喝為例,在一個省直機關處級單位,過去有的干部一抹嘴拿回一摞發票,每年公款吃喝幾十萬元,后來全面收緊,公款接待不僅要有對方公函,還得附上就餐人員名單和菜單﹔另一家機關單位前不久對公款吃喝“回頭看”,要求這4年餐飲發票報銷者逐項說明。如果說不出道道,一律退款,有一名中層干部就退了幾萬元……公款吃喝的報銷,曾經就是辦公室主任和會計一起“編故事、湊數字”,現在會計像審計,再也不好造假了。正是制度的力量,保障八項規定嚴格貫徹落實,將治黨、治吏、管權推向新高度。 表面看,八項規定隻有八條,實則是涉及轉作風方方面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