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过去十年,西藏自治区快递业务量增长约五倍

雪域高原也要实现“网购自由”(新视点)

本报记者 韩 鑫

2025年08月27日08: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雪域高原,物流活力有多足?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2014年,西藏自治区快递业务量仅为484.3万件;2024年,这一数值跃升至3046.5万件,年均增速达20%;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6%。日前,记者走访西藏多地,实地感受快递物流新变化。

  从“不包邮”到“能包邮”,更多居民实现“网购自由”。

  走进拉萨申通转运中心,从入口处涌进的海量包裹,经由多条交叉带分拣系统,精准落入200多个格口。“每天有3辆集运车满载2万多件包裹抵达拉萨,快速配送至西藏各地。”申通快递西藏公司负责人陈善龙介绍。

  所谓“集运”,即电商平台联合快递公司,将消费者下单的商品,先运至中转集运仓,经过换单、集包等流程后,再集中发货至目的地,从而降低物流成本。2024年,申通携手淘天集团,在四川简阳设立特惠集运中心,推动运费下降超80%、时效提升20%。目前,西藏申通进港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30%,其中过半为集运件。

  “西藏地广人稀、山高路远,寄递成本高、难度大。”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动集运转运、邮快合作等模式,农牧区百姓网购成本显著降低。

  从“送得到”到“送得快”,新技术赋能快件“当日达”。

  “以前最慢得一周,现在下单后第四天就能收货。”清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果镇的小伙旦增达瓦收到了网购的运动鞋。

  快递提速的背后,有2名无人车“新员工”的身影。今年8月,中通快递在日喀则网点投放2辆无人快递车,并在海拔超4000米的“定日—扎果”线路上实现常态化运营。

  “当地村镇距离远、路况复杂,人工送件成本高,遇上极端天气,包裹延误是常有的事。”网点负责人卢俊科算了笔账,无人车充一次电15元,能完成3次60公里往返运输,成本降低了、配送稳定性更高了,现在每天约有30件快递通过无人车送达。

  韵达升级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2万件;圆通上新60组智能快递柜,方便更多村镇居民收取快递……随着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广泛应用,快递物流的效率质量进一步提升,多种常用商品在拉萨、山南等城市主城区实现“当日达”。

  从“寄进来”到“递出去”,“藏货上行”通道更顺畅。

  “我们的松茸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香味浓郁、口感不错……”入夜,西藏林芝“雪域本草”店铺一角,主播正卖力吆喝。不远处,顺丰小哥忙着拣选打包、封箱发车。

  “以前,农户只能卖松茸干;现在,带着泥土的鲜松茸坐上飞机,两三天就能到全国。”顺丰林芝网点负责人冯赢说,借助“产地揽收+冷运专线+全货机”物流全链条,松茸从采摘地快速揽收发运,平均48小时送达全国,“恰逢松茸季,全市11个服务点每天发出松茸快件2700多票,同比增长10%。”

  从林芝松茸到墨脱石锅、牦牛肉干,更多“好物”乘着快递网络接入全国大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带动西藏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0亿元。

  “经过多年努力,西藏已全面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建成较完备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更好融入全国物流体系。”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资源共享模式,在具备条件地区实施“交邮合作”,持续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同时鼓励推广农牧区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不断提升群众用邮获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18 版)

(责编:彭晓玲、彭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