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賴清德注定被台灣主流民意拋棄

鐘一平

2025年10月11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賴清德在所謂“雙十”講話中大言不慚粉飾自身政績,再度渲染所謂“民主與威權”對立,把大陸正當行動污蔑為“武力及脅迫”,大肆鼓噪提高台灣防務預算,不斷向外部勢力獻媚輸誠。老調重彈、喋喋不休,不僅可鄙,而且可笑。

  當前台海形勢、島內民意已發生不小變化,而賴清德卻還沉睡在自己的“台獨”迷夢中,靠謊言度日。據台灣最新民調,賴清德的“聲望”僅剩32.7%,創歷史新低﹔不滿賴清德處理兩岸關系的比例,一年間從43%暴增至63%。甚至連民進黨經營數十年的雲嘉南、高屏等“鐵票倉”,如今不滿意度也超過52%。更不必說,兩次“大罷免”以0︰25、0︰7慘敗,集中反映了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當局與日俱增的不信任乃至反感。由此看出,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是什麼?絕不是分裂、對立,而是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過上好日子。

  洶涌民意,源於賴清德的施政無能。自上台以來,賴清德一門心思挑動對立、攫取政治利益,對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毫不在意。高喊“團結”,實則制造“綠色恐怖”、專心打掉“雜質”﹔羅列虛無縹緲的民生舉措“畫大餅”,實則把巨額資金投入防務、軍備﹔口口聲聲“不遺漏任何一個人”,實則在台風、洪水等災害中拖沓、鬆懈,置民眾安危於不顧。令人不齒的是,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中,賴清德當局救災不力,致大量人員傷亡,民眾求告無門,只能穿上膠鞋、拿起鏟子開展自救,而賴清德非但不反思,反而把“鏟子超人”作為包裝政績、轉嫁不滿的工具。隻會說漂亮話、隻會制造麻煩甚至危機,賴清德必將為背叛和愚弄台灣民眾付出慘痛代價。

  洶涌民意,源於賴清德掏空台灣家底、葬送台灣未來的賣台惡行。關稅、大規模農產品進口、芯片產業,一一成為賴清德換取“台獨”私利的籌碼。尤其是在這次所謂“雙十”講話中,賴清德為迎合外部勢力,誓言在2030年前將防務預算提升至地區生產總值的5%。據島內測算,這些錢如果用在民生領域,可建20座大型醫院、修10條高鐵線路、供全島中小學生20年免費營養午餐。說到底,龐大的軍費開支還是要從民生支出中擠、從老百姓的腰包裡摳。更可悲的是,賴清德滑跪、討好外部勢力,把台灣變成隨按隨取的“提款機”,換來的卻是更大胃口、更高要價,以及隨時被踢開的棄子命運。據報道,有西方政客已經要求台灣把防務預算提升至地區生產總值的10%。賴清德選擇“與狼共舞”,注定要被反噬。

  洶涌民意,源於越來越多台灣同胞掙脫了賴清德當局制造的“信息繭房”,看到真實的大陸、強盛的祖國。剛剛過去的9月,很多島內媒體和自媒體全天滾動播放九三閱兵,網上播放量超500萬次,台灣同胞紛紛點贊祖國輝煌發展成就、強大軍事實力。目睹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在航母甲板上彈射起飛,許多台灣軍迷感到興奮、驕傲、自豪,“台獨”分裂分子則深感絕望、不禁顫栗。還有更多台灣同胞,或親身前往,或通過自媒體人士的直播分享,走進大陸、了解大陸,揭穿了民進黨長期以來的謊言、抹黑。繁榮富強、充滿活力的祖國,不僅是每一名台灣同胞的溫馨家園、堅強后盾,也是充滿機遇、成就事業的最佳舞台。

  島內人士總結,台灣如今正面臨三大“堰塞湖”的威脅:台海發生戰爭的風險、永無休止的內斗、關稅談判不力的危機。試問這三大“堰塞湖”的始作俑者,不正是一年多前上台的賴清德?大勢不可逆,人心不可違,賴清德一意孤行、持續在危險邊緣試探,遲早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歷史責任,遲早要被自己一手挖出的深淵巨坑所吞沒、所埋葬。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1日 04 版)

(責編:唐宋、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