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八路軍老戰士后代講述共同抗戰、共筑和平的故事
本報記者 朱玥穎
2025年10月10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一些覺醒的日本正義人士掙脫日本軍國主義的桎梏,毅然加入八路軍。他們在烽火硝煙中,用鮮血和行動詮釋了良知與正義的力量,為打倒日本軍國主義、支援中國人民抗戰作出獨特貢獻。80余年后,繼承父輩們精神遺產的日籍八路軍后代,承擔起守護歷史真相、傳播和平理念、推動中日友好的責任,讓那段跨越國界的正義抗爭之光照亮當下,也啟示未來。
“父親選擇加入八路軍是正確的”
見到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副會長兼事務局長小林陽吉,他向記者展示了不久前在北京獲頒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日籍八路軍后代,這是我一生的榮譽和驕傲。感謝中國人民,沒有忘記父親為中國抗戰作出的貢獻。”小林陽吉告訴記者。
“1939年,我的父親小林清隨日本侵華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前往中國。1940年,他在膠東文登縣負傷被俘。八路軍官兵以真誠和耐心教導他,讓他逐漸看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非正義本質。自此,他走上反戰之路,投身抗日戰爭,還出任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膠東支部副支部長。”小林陽吉回憶道,“父親曾說,作為一名日本人,能夠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一生的幸運和幸福。”
1919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的小林寬澄,於1940年被征入日本軍隊,1941年6月在戰斗中被俘。隨八路軍轉移途中,他目睹日軍燒毀村庄、屠殺百姓,內心深感慚愧。隨后,他自願加入八路軍,並參與創建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膠東支部,並通過散發宣傳單、書寫標語等方式勸說日本士兵投降,用實際行動投身反戰斗爭。“日本軍隊在中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父親選擇加入八路軍是正確的,令人尊敬。”小林寬澄之子小林憲明動情地說。
1938年,日本士兵前田光繁被俘,八路軍“不殺俘虜、優待俘虜”的人道主義待遇與他親眼所見的日軍暴行形成鮮明對照,使他深刻認識到日本侵華戰爭“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1939年1月,前田光繁加入八路軍,成為第一個參加八路軍的被俘日本士兵。同年11月7日,他發起成立反戰組織“日本士兵覺醒聯盟”,積極投身反戰工作。前田光繁之子前田哲夫說:“我父親作為日籍八路軍參與抗日戰爭,是非常正義的行為,我為他的選擇感到自豪。”
“紀念是為了警示人們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2025年9月3日,小林陽吉、前田哲夫作為日籍八路軍后代,在北京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與中國人民、國際各界人士共同紀念80年前的偉大勝利,銘記和平的來之不易。
“我的座位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第一排的中間位置,眼底下就是金水河,長安街就在眼前。能夠在天安門城樓前觀看閱兵儀式,我感到心潮澎湃。這是對曾經浴血奮戰的先烈的深切緬懷,是對來之不易的和平的鄭重禮贊。作為日籍八路軍后代的代表,我衷心為強大的中國感到驕傲。中國的強盛是世界和平的保証!”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小林陽吉告訴記者。
前田哲夫說:“我的父親曾參與建設‘東北老航校’,為中國空軍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在閱兵儀式上,當現代化空中梯隊從頭頂飛過時,我感到無比激動。與抗日戰爭時期相比,中國空軍的實力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林陽吉和前田哲夫還觀看了9月3日晚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舞蹈《殤》給小林陽吉留下了深刻印象。該作品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一對兄妹在戰火中相依為命的故事,映照了當年南京人民的苦難。小林陽吉了解到,作品中妹妹的形象取材於日本和平友好人士捐資塑造的“紫金草女孩”銅像,象征和平的紫金草貫穿了過去與現在,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
同樣深受感染的前田哲夫表示:“晚會將抗日戰爭歷史與中國的發展緊密銜接,我真切感受到中國一路走來的艱辛,也格外感慨中國取得巨大發展背后的不易。”
“紀念是為了警示人們勿忘歷史、珍愛和平。盡管受到一些壓力,但很多日本對華友好人士都堅定選擇了參加本次紀念活動。”小林陽吉告訴記者,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暴行,必須公之於世。一個勇於反省的國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
“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繼承父輩的遺志”
1970年,小林寬澄、小林清、前田光繁等日籍八路軍創建日本民間組織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因為“椰子”在日語讀音中是“八·四”的意思,代表了八路軍和新四軍,該組織也稱“椰子會”。其成立旨在通過成員的親身經歷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宣揚反戰精神,為推動日中友好不懈努力。
多年來,“椰子會”成員舉行集會、發表演講、撰寫文章,先后出版多部反映在華反戰斗爭經歷的回憶錄與專著,如《在華日人反戰運動紀實》《八路軍內日本兵》《反戰士兵手記》等。
如今,不少日籍八路軍、新四軍的后代們接過父輩的接力棒。小林陽吉告訴記者,目前“椰子會”擁有成員50余人,2024年出版了日語版漫畫冊《寶塔山的奇跡》,講述前田光繁在延安日本工農學校的學習、工作經歷及戰后回國情況。為回應讀者期待,“椰子會”還計劃明年推出中文版漫畫《日本八路小林寬澄》以及關於小林清事跡的《生是日本人,死為中國魂》漫畫冊。
“通過記錄老一輩日本八路軍的親身經歷和反戰故事,我們希望讓日中兩國青少年共同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小林陽吉說,“作為日籍八路軍后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繼承父輩的遺志,堅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日中友好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它、愛護它。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隊伍,吸收更多熱愛中國、關注中國的日本朋友加入。”
小林寬澄曾擔任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會長,如今小林憲明擔起了這一重任,他表示:“我會和父親一樣,盡自己的努力,不斷促進日中友好。”
已加入日中友好協會的前田哲夫說:“日本政府至今未能正視歷史,也未進行反省和道歉。近年來,日本國內右傾化趨勢日益明顯,部分政治勢力在歷史認知上採取修正主義態度,淡化侵略戰爭事實,未能切實承擔應有的戰爭責任。正因如此,我將繼續盡己所能,通過民間交流等方式,推動日中友好。”
(本報東京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0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