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學習·故事

青春華章丨26年前的一場台風 堅定習近平治水決心

2025年10月10日15: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今年國慶假期,一場龍舟“馬拉鬆”在福建莆田木蘭溪上演。

161艘龍舟、5000名槳手沿河巡游。岸上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水清岸綠、游人如織,木蘭溪這條造福居民的“幸福之河”,過去卻是一條桀驁不馴的“水患之河”。

木蘭溪發源於戴雲山脈,一路東流入海,是莆田市的“母親河”。然而,由於其夾山而出、繞谷而行、河道彎多且急、狹窄等原因,歷史上水患頻發。

1999年10月中旬,第14號超強台風正面襲擊莆田,木蘭溪洪水泛濫。一夜之間,全流域近6萬間房屋倒塌,45萬畝農田被淹。

莆田城區受淹場景。(資料照片)

災情牽動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習近平的心,他第一時間來到莆田指導救災。在木蘭溪決口的荔城區張鎮村一帶,習近平語氣凝重地說:“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

事實上,早在1957年,木蘭溪治理工程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在前后40多年裡,盡管進行過五次規劃、兩次可行性研究,兩度上馬,卻都因“裁彎取直”這一難題而未能取得進展。

實施“裁彎取直”,原來16公裡的河道將裁掉近一半,河水流速會更快,對河道沖刷力更強,而且還要在淤泥軟基上筑堤,這在全國都沒有成功的先例。

水患治理,科學為先。為此,習近平先后四次來到木蘭溪現場調研,並特地請來國內權威水利專家,為木蘭溪治理設計了全國首個物理模型進行試驗。

1999年12月,習近平實地調研考察了試驗結果,認為已具備開工條件。12月27日,木蘭溪一期試驗段工程建設開工。習近平將當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設的義務勞動現場安排在木蘭溪,並與當地干部群眾、駐軍官兵6000多人一起參加了義務勞動。

他在現場說:“今天是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開工的一天,我們來這裡參加勞動,目的是推動整個冬春修水利掀起一個高潮,再有也就是我們支持木蘭溪的改造、這個工程的建設,使木蘭溪今后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現場。(資料照片)

2011年,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竣工,下游20多萬畝平原、70個行政村和近百萬人口從此不再受水患困擾。

2023年,台風“杜蘇芮”帶來突破福建歷史紀錄的日降雨量,但木蘭溪水系滯洪調蓄、堤壩抵御洪峰,實現了良好的防洪效果。

木蘭溪河岸如今已成居民休閑之選。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興水利民,由習近平親手推動的木蘭溪治理工程,歷經鞏固、提升和發展,不僅讓莆田人根治水患的千年企望走向現實,如今也成為當地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抓手。2024年,木蘭溪入選全國首批幸福河湖優秀案例,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也正在溪畔悄然崛起。(任佳暉)

(責編:黃子娟、鄧志慧)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圖文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