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當好青春引路人(中國道路中國夢·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范文潔

2025年08月22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我是一名“愛折騰”的高校輔導員,課余帶著學生玩“劇本殺”、開直播間。看似是玩,實際是學,通過寓教於樂點燃青年學子心中的紅色火種。

  為啥要玩“劇本殺”?有學生坦言,黨史厚重動人,但是總覺得難以設身處地,與它“隔著一層紗”。這引發了我的思考。“劇本殺”是年輕人喜愛的娛樂方式,內容包容性強,何不以這種方式豐富思政課的形式,讓學生們“走進”黨史?學生們化身“抗戰縣長”,於生死抉擇的劇情中領悟家國大義﹔舉辦劇本創作大賽,參賽者們學習領悟黨史,創新演繹紅色故事﹔帶著原創劇本走進中學、社區和企業,與大家共同傳遞熾熱信仰……在娛樂、創作、推介的“三部曲”中,青年學子從旁觀者、受教者變為教育者、傳播者。看到有學生為寫劇本查閱抗戰史料熬紅雙眼,我感受到創新教育形式的魅力與意義。強化學生與歷史的連接,讓他們在實踐中有所感悟,有助於喚醒紅色基因、點亮信仰明燈。

  開直播間賣什麼?“老師,我們賣出300單獼猴桃了!”深夜,宿舍樓燈火通明,大學生電商助農直播間中訂單不斷。用直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將“蜻蜓點水”式社會實踐變為“真刀真槍”幫老鄉們賣貨增收,充滿“煙火氣”、帶著“泥土氣”的思政課堂,讓學生們在切身感悟中加深對國計民生的理解。我們構建起新媒體傳播矩陣,用小小屏幕打開農產品的廣闊市場。“賣出貨”有獲得感,獲得感促進實干,這樣的良性互動激發了學生們的熱情。從線下售賣鮮有人問津,到直播間累計觀看超30萬人次、達成意向訂單800余單,青年的智慧與力量注入鄉村田野、催生出鄉村全面振興的豐碩果實,這是多麼生動的“雙向奔赴”啊!

  一名高校輔導員究竟該如何引導學生?我已在兩張卡片中找到答案。一張是學生玩“劇本殺”時慷慨陳詞的照片,他眼中閃耀著信仰之光﹔另一張是一名畢業生在參加西部計劃志願服務時寄給母校的明信片,她寫道“您教會我,奮斗是青春最美的注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潛心創新授課形式,增強思政課親和力、感染力,能夠加深青年認同與感悟,喚醒其主動投身黨和人民事業的自覺行動。當好引路人,就是我們的“大作為”。

  具有引領力的新時代思政教育,絕不是刻板說教,而應激發共鳴。當紅色歷史在校園社區“活起來”,當實踐課堂在田間地頭“火起來”,青年自會在知行合一中更深領悟“國之大者”。我將繼續整合好思政教學“大資源”,當好青春引路人,為思政課創新發展增添活力,為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貢獻。

  (作者為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2日 05 版)

(責編:王瀟瀟、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