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下達兩批251個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
本報記者??王昊男
2025年05月11日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北京海澱區中關村迎來消費熱潮。歷經兩年改造,承載著一代人記憶的中關村食寶街和中關村廣場等,融合升級為中關村大融城——集購物、休閑與社交於一體的多元體驗空間。5月1日試營業首日,大融城西區5萬平方米空間吸引4.5萬客流,83家大小餐飲店鋪總消費額達500萬元。
“熱鬧勁和煙火氣回來了。”28歲的張航在附近一家人工智能企業上班,聽到大融城試營業,第一時間和同事來“打卡”,“這裡不僅是新潮商場,更是釋放壓力的港灣。”
“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海澱區委書記張革介紹,今年2月初、3月底,海澱已下達兩批251個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涉及改造面積約1435.8萬平方米。“我們將通過城市更新,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群眾生活品質、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張革說。
城市更新,催生有潛力的消費,也帶動產業升級。與大融城的熱鬧不同,相距幾百米的鼎好大廈,更新改造后“靜”了下來。50米高的沐光中庭、智能化的物業服務、全開放的共享空間……曾經雜亂的電子大賣場,如今秩序井然。
“環境煥然一新只是表象,內核是產業和生態的重塑。”翻開入駐鼎好大廈的企業名錄,既有智源研究院具身智能創新中心這樣的研發平台,也有北京深勢科技有限公司這種科創企業,還有創新工場這類投資機構。北京鼎固鼎好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紅,亮出“騰籠換鳥”成績單:“9萬平方米的鼎好大廈A座,目前入駐科技企業30余家,總估值超過500億元。”
城市更新,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登頂眺望,鼎好大廈東北方,低矮的樓房間,一輛吊車豎起高高的吊臂。那是有著70余年歷史的海澱區中關村街道科源社區,正以“原拆原建、多方出資、家園共建”模式更新。
“這裡大多是上世紀50年代的老樓,居住環境亟待改善。”中關村街道黨工委委員劉繁介紹,街道專門組建了5個工作組,逐一登門問需求,“目前已有7棟樓474戶完成騰退,建設施工正式啟動。”
由點及面,目光從中關村區域向整個北京延伸:
東部朝陽,靚起來的亮馬河帶火了沿岸經濟﹔西部海澱,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縫合了城市斷點﹔南部豐台,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變成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吸引著高精尖產業不斷聚集﹔北部昌平,超大型社區“回天地區”的區域服務功能不斷改善……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完成投資734億元,同比增長67%。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們將加力推動投資大、見效快、有影響力的城市更新項目。”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王飛介紹,2025年,北京明確了8類53項更新任務。目前,已發布實施兩批2511個更新項目,預計總投資約4900億元,第三批項目計劃於年中發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1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