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習近平同德國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會晤

2020年09月15日07: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9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
  新華社記者 李 濤攝

9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德歐領導人就中歐關系深入交換意見,為下階段中歐關系規劃方向,確定重點領域,一致同意加強溝通協調合作,確保今后中歐之間一系列重大政治議程取得成功,深化互信,實現互利共贏,堅持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中歐關系邁向更高水平。中歐雙方宣布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確認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中歐決定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系。

習近平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歐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越是面對這樣的形勢,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堅定不移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維護正義注入更多正能量。

習近平強調,中歐要做到“4個堅持”。

一是堅持和平共處。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態。中歐和平共處的力量堅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榮就多一分保障。

二是堅持開放合作。中國致力於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方將通過不斷挖掘內需潛力,實現中歐兩大市場、兩方資源的更好聯通、更大效益,推動中歐共同發展更加強勁、更可持續。

三是堅持多邊主義。中方願同歐方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加強對話和協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是堅持對話協商。中歐要把握好中歐關系合作發展的主流,以對話化解誤解,以發展破除難題,妥善管控分歧。

習近平強調,中歐互為重要貿易和投資伙伴。雙方應加強宏觀政策協調,拿出更多舉措,釋放更多合作機遇。今天雙方正式簽署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雙方要本著積極務實的態度,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推動合作提質升級,助力疫情后世界經濟復蘇,共同維護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中國市場保持對歐開放,歡迎更多優質安全的歐盟農產品進入中國。要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建設性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多邊進程,相互支持對方明年辦好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昆明大會取得積極成果,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要打造中歐數字合作伙伴。中方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希望歐方同中方一道,推動制定全球數字領域標准和規則,促進全球數字經濟治理良性發展。要妥善解決彼此合理關切。中方密切關注近來歐方在5G、外資審查、政府採購、競爭政策等方面的一些動向,希望歐方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塑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保障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習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歐就抗疫和全球衛生合作保持緊密聯系,展現了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時代意義和全球影響。下一步,雙方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配合,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要加強疫苗研發合作,努力讓疫苗成為普惠可及的全球公共產品,充分照顧疫苗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要有序恢復人員往來,為貨物跨境流動提供便利。在充分尊重非洲國家意願基礎上,積極開展對非三方合作。中方呼吁國際社會特別是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在非洲減緩債問題上採取更有力行動。

習近平還闡明了中方在涉港、涉疆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指出涉港、涉疆問題的實質是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統一,保護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權利。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人、任何勢力在中國制造不穩定、分裂和動亂,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干涉中國內政。

關於人權問題,習近平強調,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權發展道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隻有